<address id="9dvdb"></address>

      <form id="9dvdb"><span id="9dvdb"></span></form>

        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

          ? ? ?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總投資為120億元,其中,搬遷安置費用約90億元,考古、文物保護展示及公(園建設約30億元)。 占地3.2平方公里,既保存了大明宮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遺址分布,又使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間激增。

        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項目

        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,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太華南路,大明宮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,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(634年),平面略呈梯形。

          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筑群,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筑群,是唐朝的國家象征,初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,毀于唐末,面積3.2平方公里。

          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,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、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,西安的“城市中央公園”,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、均衡發展、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,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、最重要的人文象征,并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,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。

          2014年6月22日,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,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、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“絲綢之路:長安—天山廊道的路網”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

          建筑布局

         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太華南路,大明宮遺址公園是唐長安城“三大內”(太極宮、大明宮、興慶宮)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筑群,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,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,平面略呈梯形,占地面積約3.2平方公里。原宮墻周長為7.6公里,四面共有11座門,已探明的殿臺樓亭等遺址有40余處。大明宮南部為前朝,自南向北由含元殿、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;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。

          發展定位

          保護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為特色,建設集文化、旅游、商貿、居住、休閑服務為一體的、具有國際水準的城市新區。

          總體思路

          以文化大策劃和超前規劃為先導,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為帶動,以組織大型城市運營商參與土地一級開發為主導,以“整體拆遷、整體建設”為保障,以改善區域人民生活水平、提升城市品質為宗旨,努力建設人文、活力、和諧西安的示范新區,探索大遺址帶動城市發展的新模式,開辟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新路徑,積累城市整體拆遷與開發建設的新經驗。

          建設目標

          建設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物保護示范工程;

          建設世界一流的國家遺址公園;改善人居環境,創造規劃和建設的國際典范;實現歷史與現代、經濟與社會、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的和諧共融,協調發展;促進文化、旅游產業大發展;實現區域科學發展、加快發展、創新發展、和諧發展。

          規劃格局

          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成為未來西安的“城市中央公園”,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、均衡發展、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,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、最重要的人文象征,并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,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。

          國通工程造價.gif

          微信掃一掃,從這里開始,讓項目不在有難題!

          相關新聞